各縣(市、區)黨委和人民政府,城鄉一體化示范區、開發區工委和管委會,市委各部委,市直機關各單位,市管各企業和大中專院校,各人民團體:
《關于實施人才回歸工程促進招商引智工作的意見》已經市委、市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中共三門峽市委辦公室
三門峽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17年7月20日
關于實施人才回歸工程促進招商引智工作的意見
為進一步發揮在外人才資源優勢,廣泛動員吸引在外人才回歸家鄉創新創業,促進招商引資和招才引智工作良性互動,助推我市轉型創新發展,經研究,現提出以下意見。
一、總體要求
緊密結合我市發力三次創業、加快轉型創新發展的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以“助力重振崤函雄風,回歸共建天鵝之城”為主題,以三門峽籍、有三門峽成長經歷、與三門峽有特殊感情的各類在外人才為對象,以專業技術人才、企業經營管理人才、海外留學生、高校優秀學子和外出務工技能人才為重點,以鄉情、親情、友情為紐帶,切實加強與在外人才的溝通和聯系,激發熱情,搭建平臺,優化環境,促進項目、技術、企業、人才、資金、信息回流。
實施人才回歸工程是促進招商引資、招才引智工作的有效途徑,是推動轉型創新發展的重要切入點,要通過市縣聯動、部門協作、企業融入、全民參與,吸引一大批優秀在外人才回歸創新創業,引進一批科技含量高、發展前景好、帶動性強的項目,召回一批企業總部和稅源企業落戶家鄉,促成一批科技成果產業化合作,為我市經濟社會發展增添新的動力和活力。
二、工作措施
通過建網絡、搭平臺、引項目、給政策、強服務等工作措施,組織開展一系列有針對性的活動,營造支持回歸的濃厚氛圍,動員吸引在外人才回歸家鄉開展投資創業、技術支持、項目合作、成果轉化、咨詢指導等活動,充分凝聚在外人才的智慧和力量,大力促進招商引智工作蓬勃發展。
(一)完善在外人才信息庫。詳細掌握在外人才的基本信息、發展現狀、聯系方式、投資創業意向等情況,建立三門峽在外人才信息庫。健全市、縣、鄉、村四級工作網絡,加強協調配合,深入挖掘在外人才信息資料,認真做好信息收集、整理、統計工作。發揮統戰、商務、駐外辦、工商聯等部門優勢,依托異地商會、同鄉聯誼會等組織,加強溝通聯絡,廣泛收集在外人才的信息資料。建立網站和微信公眾號,展現三門峽鄉土民情,介紹當前創新創業優惠政策,推介特色優勢資源及合作項目,為在外人才提供及時準確的信息服務。
(二)加強聯絡集結鄉情。采取“走出去”與“請回來”的方式,組織開展行之有效的項目對接和聯誼懇談活動。組織專門人員深入北京、上海、西安等在外人才密集地區,召開家鄉建設促進會、項目推介會,宣傳創新創業政策,推介招商引資項目。利用傳統節假日召開聯誼會、座談會、團拜會等,邀請在外人才回鄉考察。關心關懷在外人才市內親屬,定期開展走訪慰問活動,幫助解決生產生活困難。建立領導聯系在外優秀人才制度,每人負責1—2名優秀在外人才的銜接、溝通、聯絡工作。選擇在外人才相對集中的地區加快組建異地商會、同鄉聯誼會、人才服務站,建立在外人才常態化溝通交流機制,拓寬與家鄉互動的渠道??梢劳挟惖厣虝⒘鲃狱h組織,開展黨組織日?;顒?,團結凝聚在外人才。
(三)拓寬人才回歸渠道。支持在外人才回鄉定居發展,鼓勵回歸人才帶領創新創業團隊參與我市各行業各領域建設。進一步完善我市發展總部經濟的政策措施,支持在外企業家回歸家鄉發展總部經濟。建設回歸創業咨詢和信息發布平臺,整合我市技術、資金、項目需求,與有合作意向的在外人才聯絡,積極促成項目合作。加大對回歸企業的財政、稅收、土地、投融資等方面的扶持力度,大力支持在外人才帶資金、帶技術、帶項目回歸創業。加強回歸創業平臺建設,依托眾創空間、高新企業孵化器等平臺,引導在外企業家回歸集聚發展。根據我市產業發展需求,依托異地商會和人才服務站,組織專門人員到發達地區開展招商引智活動。
(四)匯聚人才智力資源。定期開展在外人才論壇,充分匯聚在外人才的智力資源,對我市產業規劃、基礎設施建設、重大民生工程等提供決策咨詢。借助在外人才的技術、設備、資金等資源,共同開展科研攻關和項目合作,幫助企業攻克技術難關,解決經營管理難題。通過在外人才的牽線搭橋,促進我市企業與科研機構、高等院校、大型企業、專業服務機構等建立合作關系。啟動“名校英才回峽”計劃,吸引三門峽籍名校畢業生回歸,在企業招聘中鼓勵優先錄用,在事業單位選聘中給予政策傾斜,當地和用人單位可適當給予生活補貼。
(五)提升服務保障水平。各級各部門要進一步增強服務人才回歸的主動性,建立健全重大回歸項目的全程服務和代理機制。整合產業、財稅、科技、人才等各類政策,積極為回歸企業提供技術咨詢、轉讓、開發等方面的服務,幫助企業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加快自主品牌創建。深入推進效能革命,清理和規范相關行政審批事項,建立綠色通道,簡化辦事手續,提高服務效率,為項目審批及基礎設施配套提供便捷服務。
(六)強化扶持激勵機制。回歸人才符合相應條件的,可享受研發經費、生活補貼、安家補助等各項優惠政策?;貧w我市的企業和項目,可按就高從優原則,享受項目產業化扶持資助、創業融資扶持、科技自主創新資助等政策。鼓勵企事業單位、中介機構、商會及個人積極引薦在外人才回鄉投資創業或進行智力合作,項目落地投產后,經認定給予引薦人一定獎勵。鼓勵各級各部門針對人才回歸創新創業工作研究制定優惠政策。開展優秀回歸人才、優秀回歸企業評選表彰活動,對貢獻突出的優秀人才和企業,給予一定物質和精神獎勵。提高回歸人才政治地位,積極推薦符合條件的回歸人才作為各級黨代會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勞動模范人選。
三、組織保障
(一)加強組織領導,明確工作職責。人才回歸工程在市人才工作領導小組的統一領導下,由市商務局組織實施,制定實施方案,建立協調機制;有關職能部門要密切配合,提出具體推進措施;各縣(市、區)要根據本意見精神,結合本地實際,制定切實可行的實施辦法,抓好具體實施和服務工作。各級各部門要明確分工,落實責任,高效推進,形成實施人才回歸工程的強大合力。
(二)積極宣傳發動,營造良好氛圍。充分利用新聞媒體和微信等移動互聯網平臺,采取設立專欄、跟蹤報道等方式,積極宣傳我市人才回歸政策和優秀典型,及時總結推廣各級各部門在實施人才回歸工程中的好經驗好做法,努力營造社會高度關注、各界廣泛支持、人才踴躍參與的濃厚氛圍。
(三)完善督查評估,強化考核問效。將實施人才回歸工程作為招商引資考核和人才工作目標責任制考核的一項重要內容,細化考核指標,加大考核力度。要定期召開聯席會議,聽取情況匯報,研究和解決工作推進中的重大問題。市委組織部、市商務局要做好指導協調、督查通報和年終評估等工作,確保實施人才回歸工程促進招商引智工作各項任務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