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城鄉一體化示范區、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市人民政府各部門:
為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打好轉型發展攻堅戰的部署要求,加快破解我市轉型發展瓶頸制約,構建產業發展新體系,提高實體經濟發展質量和核心競爭力,制定如下意見。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按照“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落實五大發展理念,推動工業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取得顯著成效,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加快,新產業、新動能持續凝聚,實現產業鏈條由“價值鏈低端”向“價值鏈中高端”轉變,產業競爭力持續增強,真正走出一條有質量、有效益、可持續的轉型發展新路子。
二、發展方向
(一)改造提升傳統產業
依托現有產業基礎,綜合運用鏈條延伸、技術改造、企業服務、品牌打造等手段,對傳統產業進行改造提升,進一步增強整體影響力和競爭力。持續提升產業層次,促進產業鏈向終端延伸、價值鏈向高端攀升,加快對產品結構進行改造升級,帶動存量結構調整,重點培育黃金、鋁工業、煤及煤化工三大全產業鏈,打造產業轉型升級新引擎。
1.黃金工業產業集群。堅持“區內深探、區外協作、精深發展”,著力打造“勘探-采選-冶煉-多金屬回收-精深加工-首飾珠寶”全產業鏈。堅持“走出去”和“引進來”并重,積極借勢“一帶一路”戰略,鼓勵域內企業“走出去”,加大區外資源并購和國際原料市場開拓力度,提升機械化、智能化采礦水平,開展金屬礦選冶、無氰提金等工藝技術工業化應用。在穩定礦產金產量的基礎上,積極引進黃金深加工企業,大力發展金鹽、金絲等工業用金產品和納米級白銀、銀基觸頭、銀基電子漿料等工業用銀精深加工產品;積極發展金銀飾品、鑲嵌品、工藝品、禮品產業。全力打造“立足黃河金三角、面向中西部、輻射歐亞大陸”的黃金珠寶加工批發交易中心、非標準金交易中心,創新黃金金融產品,有序發展黃金租賃、抵押、擔保業務,建立專業跨行支付清算服務公共平臺,成立三門峽金融電子結算中心,提升“中國金城”的品牌效應,打造“亞洲金都”的產業名片。
重點任務:近期重點推進中原黃金冶煉廠二期年產20萬噸銅、金城冶金日處理2000噸復雜難處理金精礦多金屬回收、中金集團金銀制品加工、黃金珠寶產業園項目建設;培育壯大金銀飾品生產規模,開發工業用金和工業用銀產品,力爭用5年時間飾品產業新增產值突破200億元。
2.鋁工業產業集群。利用好新探明鋁土礦資源,按照“資源換發展”的思路,加快推進氧化鋁深加工產業發展。著力破解電解鋁瓶頸,促使恒康鋁業14萬噸電解鋁產能和天元鋁業停產產能復產。積極圍繞汽車、軌道交通、電子信息、食品醫藥、航空航天等發展需求,以戴卡輪轂、東方希望、開曼鋁業等龍頭企業為依托,以輕量化、高性能化和多功能化為方向,以同人鋁業鋁合金鑄造及深加工、凱斯曼(三門峽)汽車零部件項目為突破口,推動高端鋁精深加工產業發展,實現從原材料基地向終端產品制造基地的轉型升級。
重點任務:以資源配置等手段引導東方希望、開曼鋁業及中鋁集團等發展鋁精深加工項目。積極推進“煤電鋁網”一體化發展,加快同人鋁業一期年產30萬噸航天航空及汽車鋁合金板生產線項目復工、德國凱斯曼年產6萬噸汽車輕量化項目、開曼鋁業年產3萬噸固體鋁酸鈉及年產2萬噸超細氧化鋁項目開工,積極采取措施盤活黃河鋁業、威爾科技、鑫旺鋁箔、華盛鋁業等企業閑置資產。力爭用5年時間高端鋁材和汽車零部件產值突破百億元。
3.煤及煤化工產業集群。以綠色循環發展、提升產品競爭力為核心,以構建新型煤化工多聯產體系為重點,積極延伸產業鏈條,重點打造四大產業鏈條:煤氣化-副產品延伸加工產業鏈,加快延伸醋酸產業鏈,逐步實施醋酸乙烯、聚乙烯醇(PVA)及其后續深加工項目;新型煤生化產業鏈,大力發展乙二醇、低碳醇、甲醇蛋白、蛋白纖維等產品,加快突破水蛭素等高端產品生產技術;煤制清潔能源產業鏈,大力發展甲醇制取二甲醚,焦爐煤氣制取甲醇、LNG、二甲醚,蒽油制備清潔燃料油等產品;精細化工產業鏈,加強與鹽化工、石油化工產業融合發展,積極發展乙二醇、PBT、PTMEG、芳綸、氨綸、聚酯、聚氨酯、甲醇蛋白添加劑等精細化工產品。
重點任務:按照“環保要達標排放,安全生產要守住底線”的要求,推動?;飞a企業“退城進園”,加快年產10萬噸酚醛樹脂、20萬噸聚甲氧基二甲醚、年產1.5萬噸粗酚及5萬噸焦油加氫、開祥化工綜合物料平衡及清潔生產等項目實施進度,以義煤綜能公司為依托,加快推進低階煤提質技術研發和示范。
(二)培育壯大新興產業
以綠色化、高端化、園區化為方向,加強龍頭企業培育和引進,通過集團化、體系化承接產業轉移,重點做大做強裝備制造、銅精深加工、新材料、食品、生物及新醫藥、新型建材等產業集群規模,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1.裝備制造產業。大力發展汽車裝備、智能制造等高端裝備制造業,鞏固提升礦山、化工、電力等裝備制造優勢,建設中西部地區重要的先進制造業基地。
新能源汽車。以打造完善的“新能源汽車關鍵零部件-新能源汽車配套產品-新能源汽車整車”產業鏈為目標,加快建設500億級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同步配套發展充電樁、城市充換電站、城際快充電站等配套設施,探索商業運營模式,加快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和試點示范。
專用汽車。重點提升罐式運輸車、環衛專用車等車輛性能,加快發展起重舉升類特種車、多輪驅動和LNG運輸車、CNG運輸車等新產品。積極引進車輛設施設備、控制系統零部件等企業,著力提高同步開發、專業制造和規模配套能力。
礦山裝備。煤礦裝備產業應以成套化、高端化、智能化、國際化為發展方向,實現煤礦井下綜采設備成套化,重點發展液壓支架,逐步開發其他煤炭綜采設備,同時開發煤礦設備再制造技術,積極發展軌道交通配件,拓展產業發展路徑;黃金礦山裝備行業重點發展高效、節能礦物分選技術,開發新型重選、浮選裝備。
量儀行業。把握裝備制造業趨勢,以量儀的數字化、智能化和網格化為技術提升方向,以發展制造過程重點在線測量儀和智能化控儀器為重點,大力發展電動量儀、光檢查量儀和成套智能化監測量儀。
化工機械。加大對化工裝備制造業的技術改造力度,繼續鞏固壓力容器、干燥設備和輸送設備等產品在石油化工、化肥等傳統市場的地位,同時積極發展環保設備的開發創新,大力開發污水處理、物料回收、能量回收及再利用等節能環保設備。
水工機械。在保持水電、火電裝備優勢的同時,積極拓展產品品種,重點發展鋼結構產品、起重機產品、海洋工程裝備,提高產品質量,創建知名品牌,擴大市場占有率。
智能裝備。積極引進智能基礎制造裝備和智能制造成套裝備生產企業,重點發展全套光柵檢測設備、在線檢測精密量儀、智能儀器儀表、智能機器人、智能精密機床及模具等智能裝備產品。
高端專業裝備。重點提升發展礦山裝備、化工裝備、電力裝備,提高技術創新、系統設計、系統集成和工程總成能力,形成優勢明顯、特色突出的機械裝備產業發展新格局。
重點任務:加快推動多輪驅動專用車、冷鏈運輸專用車、智能高空作業車、硬巖掘進機等項目落地開工;加快實施10萬輛電動汽車、200套機器人及600套精工模具等項目建設。依托化工機械廠積極發展高端化工設備,通過中原精密積極同馬波斯公司加強合作,爭取在我市設立生產基地。
2.銅精深加工產業。依托銅、電解銅箔、壓延銅箔等產品優勢,加大動力電池用銅箔等項目的實施力度,盡快形成產業優勢;積極發展磷銅球、PCB專用陽極磷銅材料、海洋與核電工程專用耐腐蝕銅合金等新材料;適度發展高速鐵路、汽車、船舶等交通運輸以及電力、輕工、建筑行業用銅金屬,把銅產業培育成為工業發展的新增長極。
重點任務:加快實施寶鑫電子年產4萬噸動力鋰電池負極專用銅箔、金源朝輝銅業壓延銅箔二期、鴻宇電子撓性覆銅板二期項目建設。謀劃和推動高精度耐腐蝕銅合金、特種銅管材、風電電機銅母線、高鐵電機電磁線等高端產品項目落地建設。
3.新材料與電子信息產業。加快材料工業高精尖化發展,以技術創新為先導,以擴大產品能力、提升產品品級、增加新品種為重點,壯大新材料產業集群規模。重點發展以高檔鋁合金材料、有色金屬復合材料等為主的新型金屬材料,以先進陶瓷、綠色耐火材料和高性能摩擦材料等為主的無機非金屬材料,以聚碳酸酯和聚氨酯復合板等材料為主的高分子及復合材料,以電池隔膜、正負極材料等為主的新能源材料。
順應計算機、彩電、手機、穿戴設備等終端產品智能化、平板化、網絡化、綠色化發展趨勢,搶抓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加速發展的機遇,積極承接產業轉移,加強科技創新,大力發展原材料、零部件生產與組裝,最終形成智能終端設備生產的完整電子信息產業鏈,并建立完善廢舊產品回收機制。
重點任務:加快河南承明光電股份有限公司LED外延原材料高純金屬有機化合物(MO源)光電材料、寶一訊電子公司電子廠USB Type-C連接器、三郎電氣公司電線電纜行業工業云及信息化平臺等項目建設;對域內耐火材料生產企業進行整合重組,開展綠色化改造。積極推進電子信息產業鏈條下游延伸,打造完整產業鏈。
4.食品產業。圍繞居民消費結構升級需求,堅持精深加工、效益優先、系列開發、食品安全的發展原則,重點發展果蔬加工、畜產品加工、休閑食品、特色農產品加工、釀酒加工,著力提高農產品資源轉化率,將食品產業打造成為國內產業特色明顯、競爭能力較強的優勢產業。
重點任務:加快推進匯源金地杜仲產業園建設,不斷壯大食用菌和果品加工能力,盤活景源果業、緣份果業等不良資產。積極扶持牛羊肉、煙草、食用菌、蜂蜜、果品、乳制品、家具等加工產業發展,培育做大農產品加工產業規模。
5.生物及醫藥產業。緊抓國內外生物醫藥市場迅速擴大機遇,積極引進國內外知名企業和研發機構,推動域內生物醫藥企業整合重組,大力發展酶制劑等生物制品和生物藥品、中藥制劑、中藥飲片等中成藥和保健品,搶占生物醫藥產業制高點。鼓勵藥企大力發展中藥材種植基地。
重點任務:近期要加快推動樂氏同仁三門峽莘原制藥廠異地擴建項目、賽諾維擴建改造升級項目等項目建成投產,積極推動賽諾維公司境外上市。
6.新型建材:推動建材行業從能源資源消耗型向低碳節約環保型轉變,從單一材料制造向全產業鏈發展轉變,打造結構優化、技術先進、清潔安全、附加值高、吸納就業能力強的現代建材工業體系。
重點任務:水泥行業。著力培育錦榮水泥、騰躍同力水泥等骨干企業,整合資源,優化存量,著重開發第二代新型干法水泥工藝及裝備新技術和新型低碳高標號、重大工程建設用多品種特種水泥。綠色墻體材料。以墻體材料、裝飾材料、門窗材料(高性能玻璃)、保溫材料、防水材料為發展重點,大力開發新型墻體推廣應用的配套產品和模塊化生產技術,加大以煤矸石、粉煤灰、脫硫石膏、磷石膏、化工廢渣、冶煉廢渣、尾礦等固體廢物為原料生產水泥、新型墻體材料等建材產品的比重,推進清潔生產。剛玉行業。提高行業準入門檻,加大整合力度,規范市場競爭,高標準建設高廟超硬材料產業園。
(三)推動工業、生產性服務業融合發展
充分發揮生產性服務業對工業制造業的服務、配套、支撐和促進作用,推動二、三產業協調、融合發展,以物流服務業為紐帶,實現制造業與配套生產性服務業的協同發展,共同拉動經濟增長和民生改善。強化產業融合意識,選準產業融合的路徑,提供產業融合支撐,促進產業之間的延伸融合、產業內部的重組融合,促進傳統產業創新,推進產業結構優化。
結合我市實際,重點發展現代物流、電子商務、現代金融等產業,加快科技研發、質量檢測、信息服務、文化創意與設計等生產性服務業平臺建設,提升服務層次。以支撐主導產業發展為導向,圍繞我市產業轉型升級發展需求,大力推動商務中心區、特色商業區等產業載體建設,積極引進和培育一批現代服務業企業,提升現代服務業對制造業的滲透力和支撐力。
依托鄭歐班列物流通道和蒙華鐵路建設,積極發展煤炭、有色金屬等大宗工業品物流,為黃河金三角企業提供全方位、便利化的原材料、半成品和產成品物流服務。
依托全市果品資源優勢,圍繞陜州蘋果、靈寶蘋果、盧氏特色農產品等優勢產業,加快冷鏈物流項目建設,持續提升全市冷鏈物流發展規模水平。
依托現有海關監管場所,積極申建三門峽綜合保稅區和三門峽鐵路開放口岸,大力發展保稅物流,構筑黃河金三角地區保稅物流發展高地。
抓住電子商務迅猛發展的重大機遇,結合“阿里巴巴·三門峽產業帶”建設,積極吸引電子商務龍頭骨干企業布局建設區域物流節點,打造黃河金三角區域性電子商務物流樞紐。
(四)推進工業化、信息化兩化深度融合
加快信息技術在制造業的集成應用,推動研發設計數字化、生產過程自動化、裝備制造智能化、經營管理網絡化及全流程集成。加快國家和省級工業云創新服務試點建設,鼓勵電信企業、互聯網企業為工業云提供存儲和分析服務,加快工業大數據開發利用。支持企業積極發展在線監控診斷、融資租賃、全生命周期管理等新業務。深化企業電子商務應用,大力發展平臺經濟,推動工業電子商務行業和區域試點。
三、工作舉措
(一)實施開放帶動戰略。圍繞發展和壯大優勢產業,重點打造以汽車及零部件、黃金及副產品延伸為主的裝備制造產業園、黃金珠寶飾品加工產業園、銅精深加工產業園、大數據產業園、物流產業園,緊緊盯住重點央企、大型民企、新興市場主體,招引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場前景好、產業帶動強的項目。積極適應招商形勢變化,強化協會招商、網絡招商、以商招商,提高招商實效。壓實工作責任,加強落地項目服務,重點項目實行“五個一”推進機制,切實提高簽約項目“三率”。
(二)強化項目建設推動。堅持以項目建設為抓手,著力擴大有效投資,形成儲備一批、開工一批、竣工一批、達效一批的良性循環。市縣兩級聯動、各負其責,合力推動。建立項目監測月報告制度,加強項目監測,及時、全面、準確掌握項目進展情況。深入落實國家和省一系列鼓勵民間投資的支持政策,順應國家有序放開配電網、電信、市政、社會服務等領域市場準入,謀劃研究一批符合民間資本和各類產業基金“胃口”的好項目,吸引更多民間資本進入。
(三)不斷提升創新能力。堅持把創新擺在制造業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配置資源鏈,提高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創新能力。完善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政產學研用相結合的制造業創新體系。鼓勵大眾創業、萬眾創新。
(四)加快盤活低效資產。停產半停產企業和停建緩建項目占用大量資源,影響工業經濟持續健康發展。要抓緊開展摸底排查,根據停產半停產企業和停建緩建項目的所屬行業特點、工藝技術水平、市場前景、資產運營情況等因素,注重運用市場機制、經濟手段和法治辦法,通過租賃回購、兼并重組、債務重組、破產重整和破產清算等方式,因企施策進行分類處置,盡可能多兼并重組、少破產清算,逐年盤活廠房、土地、設備等閑置資產。新建項目要優先安排利用低效資產。
(五)加強運行協調服務。加強經濟運行調控,建立土地、資金等重點要素與外部市場聯動調節機制。突出抓好企業服務,完善市領導分包、“首席服務員”等制度,持續搞好產銷、銀企、用工、產學研“四項對接”,加大對黃金、電解鋁、煤化工、裝備制造等困難行業的政策和信貸支持力度,實現主導產業經濟運行平穩。切實防范風險隱患,妥善應對不良資產、企業互保等風險,嚴厲打擊和處置非法集資,有效防控金融市場風險;引導企業強化風險意識,加強財務管控,優化債務結構,降低企業杠桿,穩健有序發展,有效防控企業經營風險;推動政府融資機制規范化、透明化和法制化,有效防控債務風險。
四、組織保障
(一)加強組織領導。建立三門峽市工業轉型發展聯席會議制度,由市政府領導牽頭,市政府有關部門和各縣(市、區)政府為成員單位。成員單位定期會商,研究落實工業轉型發展相關配套政策措施,協調解決工業轉型發展中的重大事項,切實推進轉型發展。聯席會議辦公室設在市工業和信息化委,負責聯席會議的日常工作。
(二)嚴格督導考核。依據《三門峽市工業轉型升級考核辦法》的績效考核評價體系和具體考核辦法,對各縣(市、區)政府和城鄉一體化示范區、開發區管委會工業轉型發展成效進行考核,強化考核結果運用。完善監測評估制度,加強監測評估能力建設,強化對方案實施情況的跟蹤分析。對在轉型發展工作中作出突出貢獻的縣(市、區)、部門、企業及個人給予表彰獎勵,對工作不力的進行通報批評。
(三)優化發展環境。全面推行依法行政,進一步優化法治環境。開展政風行風評議,提高行政效能。進一步優化市場環境,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加大宣傳力度,營造有利于轉型發展的良好氛圍。
2017年7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