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企業服務 > 生物制藥事業 > 正文

生物制藥事業

河南省現代生物和生命健康產業發展行動方案
發布時間:2019-05-23 10:18???來源:??? 點擊:

為搶抓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歷史機遇,推動現代生物和生命健康產業加速發展,培育新興支柱產業,加快形成新動能,結合我省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發展形勢?,F代生物和生命健康產業關乎民生福祉與社會和諧,是當前世界創新最為活躍、影響最為深遠的新興產業,已成為全球未來產業競爭的熱點領域和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的主攻方向,具有突破性、顛覆性、引領性特點。進入21世紀以來,以分子設計、基因操作和基因組學為核心的技術突破,推動了以生命科學為支撐的生物產業深刻變革,將極大改變經濟發展模式和人類生活方式。隨著生物技術、生命科學與信息技術的融合發展,全球生物產業進入加速發展新時期。據預測,全球生物技術市場年復合增長率將超過12%,其中生物醫藥產業將超過30%。我省醫藥產業具有較好基礎,整體規模居全國前列,在生物育種、生物制造等領域具有較強競爭力,但集群效應不明顯、新技術新業態發展滯后、高端產品與服務供給不足等問題突出,產業轉型升級壓力日益凸顯。充分發揮我省比較優勢,搶抓現代生物和生命健康產業發展機遇,加快打造新興支柱產業,對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健康服務新需求,培育經濟增長新動能,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二)發展思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高質量發展根本方向,把握生物技術、生命科學與信息技術融合發展新趨勢,聚焦生物醫藥、生命健康服務、生物農業和生物制造四大領域,以企業培育、機構引進、平臺構建、產業集聚、政策集成為著力點,加快建設全國重要的生物醫藥中高端研發生產基地、生命健康服務新業態發展集聚地、生物農業創新發展策源地和生物制造綠色發展新高地。

(三)發展目標。力爭經過3—5年努力,全省現代生物和生命健康產業規模超過4000億元,發展成為我國重要的產業研發和生產基地。生物醫藥年銷售收入超過100億元的大型企業(集團)達到5家,超過500億元的產業集群達到4個以上;生命健康服務新業態快速發展,基因檢測、精準醫學、智慧醫療等服務能力和水平進入國內先進行列;國家生物育種產業創新中心基本建成,創新能力達到國內領先水平;生物制造實現高端突破,聚乳酸生物基材料生產技術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二、重點任務

(一)推動生物醫藥產業創新發展。

1.加快新藥創制和產業化。圍繞惡性腫瘤、重大傳染性疾病、心腦血管疾病、神經精神疾病、慢性病等領域防治重大需求,支持開展新型疫苗、基因工程藥物、細胞治療產品、體外診斷產品、高端醫用耗材和先進醫療設備等研發。鼓勵醫藥龍頭企業聯合高校、科研院所、大型醫療機構建立轉化醫學和醫藥創新聯盟,構建從先導化合物篩選、藥物分析測試、轉化醫學研究、臨床前藥效和安全性評價、臨床研究到中試轉化的新藥研制關鍵共性技術平臺、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和資源型共性平臺,加快醫藥科研成果轉化和產業化。

2.鼓勵發展高端仿制藥。重點圍繞臨床用量大、銷售額位居前列的已經到期和即將到期專利藥物,發展一批品牌通用名藥的仿制藥。加強仿制藥技術工藝、中間體等研發和攻關,提高工藝制造水平。對標國際標準和專利制度,支持企業開展國際產能合作,建立跨境研發合作平臺,提高仿制藥質量和療效。加快推進仿制藥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工作,促進仿制藥替代使用。

3.積極發展現代中藥。開展中藥有效成分提取、純化和質量控制技術研發,支持發展新型中藥產品和配方顆粒藥物。加強源于經典名方的中藥新藥開發,加快名優大品種中成藥二次開發、工藝優化與臨床應用,推動創新中藥產業化。鼓勵開展中藥臨床應用技術標準研究,持續推進中藥技術標準化和中藥材生產質量管理規范化。支持適宜產區開展道地藥材優良品種選育,建設一批優質中藥材生產示范基地,支持特色中藥材品牌化發展,開展道地中藥材認證,打造地理標志品牌。

4.推動醫藥產業轉型升級。大力推動企業技術創新和技術改造,推進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與醫藥產業融合發展,鼓勵建設智能工廠和數字化車間,加快人機智能交互、工業機器人等技術裝備在藥品生產過程中的應用,實現藥品生產過程智能化。建立覆蓋產品全生命周期的質量管理體系和全產業鏈質量追溯體系,提升全過程質量管理水平。

5.壯大生物醫藥產業集群。支持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新鄉市平原城鄉一體化示范區等產業集聚區圍繞生物醫藥主導產業,加快建設一批生物藥中試放大平臺、動物實驗中心、高級別生物安全實驗室等公共創新基礎平臺,以及成果轉化應用平臺、檢測服務平臺等,打造一體化醫藥創新、創業服務鏈條,優化產業創新發展生態,吸引生物醫藥企業和項目集聚,建設全國重要的生物醫藥研發和生產基地。

(二)培育發展生命健康服務新業態。

1.加快發展基因檢測。加快河南省基因檢測技術應用示范中心建設,圍繞出生缺陷產前篩查和診斷、常見遺傳病篩查和診斷、腫瘤早期篩查及用藥指導等領域,開展基因檢測應用服務,推動基因檢測技術在臨床診斷、疾病篩查、健康管理等方面的深度應用。鼓勵省內大型醫療機構聯合國內外龍頭企業建設高通量基因測序實驗室,支持鄭州大學建設基因測序與轉化工程研究中心,建設河南基因數據庫,開展常見高發病基因大數據研究,推動基因技術在轉化醫學、個體化診療、診斷試劑、新藥研發等領域應用。

2.積極發展精準醫療。建設河南省全民健康信息平臺,建成以居民電子健康檔案、電子病歷、電子處方為核心內容的全民健康數據資源庫,推進健康大數據資源開發應用,為全民健康精細化管理提供支撐。支持開展疾病精準干預和治療新技術研發和臨床轉化應用研究,整合基因組學、蛋白質組學、代謝組學、影像學等不同層面信息,對特定患者量身設計最佳診療方案,實現個體化治療。

3.推動發展智慧醫療。發展基于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的遠程診療設備、醫用可穿戴設備、體外診斷設備和軟件等,積極開展遠程健康管理、遠程門診、遠程居家看護等診療服務。加快建設國家遠程醫療中心,建立完善“互聯網+醫療健康”標準體系和遠程醫療服務平臺體系,建成全省統一的“互聯網+醫療”綜合服務平臺。開展智慧醫院建設,應用人工智能新技術提高診療效率,鼓勵醫療機構運用互聯網和遠程醫療技術平臺,建設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智能診療生態系統,開展健康診療新服務,探索發展互聯網醫院新模式。

4.大力發展第三方服務。發展生物醫藥合同研發、合同生產,加快構建以市場為導向、企業為主體、高校及科研院所為聯合單位的生物醫藥第三方研發鏈和產業鏈。支持發展第三方醫學影像、醫學檢驗、藥品質量檢驗、工藝過程優化、醫療器械檢測、醫藥電子商務等專業性服務機構。鼓勵企業、醫療機構將檢驗檢測、研發、生產等外包,促進第三方醫藥服務業發展。

(三)大力發展生物農業。

1.加快建設國家生物育種產業創新中心。加強與國內外一流生物育種科研機構、龍頭企業和投資機構合作,強化體制機制創新,加快建設基礎理論研究中心、分子生物育種中心、種子資源創新中心、農業信息服務中心、技術試驗基地和知識產權運營與企業孵化平臺、人力培養與合作交流平臺、產業互聯網平臺,攻克一批生物育種產業關鍵核心技術,實現生物技術和信息技術在育種應用中的突破,構建流程化、模塊化、工業化、信息化現代育種體系,選育一批優良特性突出、應用前景廣闊的農作物新品種,建成全球著名生物育種創新企業。

2.發展壯大生物育種產業。依托國家生物育種產業創新中心,規劃建設生物育種產業發展集聚區,搭建金融、法律、政務等公共服務平臺,構建生物育種產業發展良好生態。圍繞生物育種產業鏈條,孵化一批“專精特新”創新型中小企業,加快新品種繁育和推廣,推動形成千億元規模的生物育種產業集群。

3.培育發展生物農業新產品。圍繞農業生產綠色化轉型,推進分子設計技術、基因組學技術等在生物農業中的應用,發展一批綠色、安全、高效的生物農藥、生物獸藥、新型動物疫苗、生物飼料及添加劑新產品,培育一批年銷售額5億元以上創新產品,壯大生物農業產業規模。

(四)積極發展生物制造。

1.推進生物制造技術創新。重點圍繞生物基材料、生物基化學品發展,在原料利用、生物工具創制、生物加工過程等方面開展關鍵技術研發,推進生物制造工藝綠色化,增強生物基產品經濟性和市場競爭力。支持骨干企業加強與高校、科研院所戰略合作,加快具有優勢的乳酸、聚乳酸關鍵技術攻關,搶占產業發展制高點。

2.推進生物制造集聚發展。依托骨干企業,建設周口鄲城、濮陽南樂等生物新材料產業園,推進產業鏈相關企業集聚發展,打造百億元級產業集群。鼓勵開展生物基日用品、農業地膜、包裝材料等生產和應用示范,提高生物基材料產業創新、規?;l展與產業鏈協調發展水平。

三、政策措施

(一)加強創新能力建設。推動鄭大一附院互聯網醫療系統與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等高水平創新平臺建設;支持以企業為主體,聯合高校、科研院所和醫療機構,建設一批新型研發機構,構建產、學、研協同創新模式。組織實施一批省重大科技創新項目,推動形成一批引領性、突破性、顛覆性生物醫藥創新成果。加快建設專業化孵化加速平臺,支持生物技術成果離岸孵化,推動現代生物與生命健康關鍵技術研發和產業化。

(二)引進培育優勢企業。鼓勵各地研究出臺專項政策,積極引進世界醫藥200強和國內醫藥100強企業在我省設立區域總部和研發機構,建設一批總部型、基地型項目。加大具有核心技術的創新團隊引進力度,支持現代生物和生命健康領域重大科技成果在我省轉化,培育一批細分領域隱形冠軍企業。鼓勵省內企業積極與國內外高端研發機構和龍頭企業開展研發創新合作,提升核心競爭力。

(三)支持產品創新及應用。支持符合條件、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創新藥,通過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的仿制藥,按規定納入醫保支付目錄,制定醫保支付標準,仿制藥與原研藥質量和療效一致的按相同標準支付。對列入省科技計劃的新藥研發項目給予專項資金支持。對自主研發生產大型醫用設備的企業,符合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保費補助政策的,按規定予以支持。

(四)強化財政金融支持。鼓勵各地設立現代生物與生命健康產業投資基金,重點支持重大項目建設和龍頭企業并購重組。加大對創新藥、仿制藥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的支持力度,對在全國同品種前3家通過仿制藥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的企業以及按期通過評價的企業,省財政一次性給予100萬元獎勵,對符合條件的企業藥物研發費用,按照有關規定在企業所得稅稅前加計扣除。對獲得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創新藥物和創新醫療器械注冊的相關單位按品種給予獎補支持。

(五)完善現代醫藥流通體系。支持大型醫藥流通企業加快向社區和村鎮延伸藥品配送服務網絡,布局建設區域倉庫。鼓勵采取“干線運輸+區域倉儲+區域配送”方式配送生物藥品,完善生物藥品追溯信息管理體系。支持藥品流通企業發展醫藥電子商務,提供“網訂(藥)店取”“網訂(藥)店送”等便捷服務。全面推行“兩票制”(藥品從藥廠賣到一級經銷商開一次發票,經銷商賣到醫院再開一次發票),推動藥品購銷票據規范化、電子化。支持智慧醫藥供應鏈試點示范,推進醫療機構、醫保定點零售藥店、醫藥采購服務中心與藥械監管平臺互聯互通,實現醫藥供應鏈全程追溯。

四、組織實施

建立省轉型發展攻堅領導小組辦公室統籌、省有關部門和有關省轄市政府分工負責的工作推進機制,定期召開工作推進會議,及時協調解決產業發展中的重大問題。各地、各有關部門要按照近期重點任務分工抓好落實,結合實際細化完善政策措施,主動開展對接招商,爭取盡快落地一批重點項目。

附件:近期重點任務清單

 

 

 

欧美一级a做一级A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