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轄市、重點縣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門:
現將《河南省生物產業調整振興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生物產業是當今世界正在快速興起的戰略性新興高技術產業,是我省構建現代產業體系的戰略先導產業。制定實施《規劃》,對于我省發揮生物資源和產業基礎優勢,抓住世界生物科技革命的戰略機遇,搶占產業發展制高點,增強核心競爭力,促進生物產業跨越式發展,把我省建設成為國內一流、具有較強競爭力的生物產業大省具有重要意義。
各省轄市要切實抓好《規劃》的貫徹落實,按照《規劃》確定的基本思路、目標、任務和政策措施,認真組織實施。省有關部門要根據《規劃》明確的分工和工作要求,加強溝通協商,密切配合,盡快制定實施和完善各項配套政策措施,切實加強對《規劃》實施的指導和支持。
河南省人民政府
二○○九年九月五日
河南省生物產業調整振興規劃
生物產業是當今世界正在快速興起的戰略性新興高技術產業,對解決人類社會發展中面臨的健康、能源、資源、環境等問題具有重大支撐作用,已經成為世界上發達國家和許多發展中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重點。為抓住世界生物科技迅猛發展、國內生物產品需求快速增長的有利時機,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發展我省生物產業,結合我省實際,特制定本規劃。本規劃期限為2009—2020年。
一、產業現狀和發展趨勢
(一)產業現狀
近年來,我省生物產業快速發展,實力明顯增強,形成了較好的產業基礎。2008年我省生物產業產值已經超過600億元,其中醫藥制造業實現工業產值484億元,同比增長35%,高于全國平均增幅10個百分點;實現利潤47億元,同比增長27%,是全國增長最快的省份之一。我省醫藥制造業產值已從2005年全國第7位上升至2008年全國第5位??股卦纤?、血液制品、片劑、中藥貼劑、中藥丸劑生產規模均居全國前列;鄭麥9023、鄭單958、轉基因抗蟲棉推廣面積均居全國第一位;乳酸、異Vc鈉、核苷等生物化工產品具有規模優勢。在國內率先突破了轉基因抗蟲棉、甲型HINI流感疫苗制備等一批關鍵技術,涌現出了天方藥業、輔仁制藥、金丹乳酸、天冠集團、華蘭生物、中棉種業、安圖生物、焦作健康元等一批骨干企業。鄭州國家級生物產業基地和新鄉、駐馬店、焦作、南陽、周口等5個省級生物產業基地占全省生物產業的比重達到70%。
同時,也要清醒地看到,我省生物產業發展中還存在不少問題。一是產業層次較低。多數產品處于產業鏈中低端,缺乏高附加值優勢產品,知名品牌少。特別是醫藥行業中小型企業數量多,大宗發酵原料藥、普通制劑比重大。二是技術創新不夠。研發投入不足,缺乏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關鍵技術,核心競爭力不強。三是高層次人才缺乏。人才機制有待完善,缺乏高層次的管理團隊和創新團隊,尤其是缺乏高水平的企業家和技術帶頭人。
(二)國內外發展趨勢
生物產業是指將現代生物技術和生命科學應用于生產以及經濟社會各相關領域,為社會提供商品和服務的統稱,主要包括生物醫藥、生物農業、生物能源、生物化工、生物環保等新興產業領域。其中生物醫藥包括化學藥品、中藥、生物制藥、生物醫學工程等領域;生物農業包括農業良種、林業良種、綠色農用生物制品等領域;生物能源是以可再生資源為原料生產的能源物質(含燃料乙醇、生物柴油等);生物化工是指以可再生資源為原料制造新型材料和化學品;生物環保主要指利用生物技術從事環境污染及生態環境退化等方面的治理,開發環保生物新技術及相關設備。
1.國際生物產業發展趨勢。從全球范圍來看,生物技術重大突破正在催生新的產業革命,生物產業作為新興高技術產業已成為國際競爭的制高點,是繼信息產業之后世界經濟中又一個新的戰略主導產業。全球生物產業發展主要呈現四大趨勢:一是生物產業進入快速成長期。隨著生物技術不斷突破,生物醫藥、生物農業產業規模迅速擴大,生物制造、生物能源、生物環保等新興產業正在快速形成。全球生物產業銷售額近5年翻了一番,增長速度是世界經濟平均增長率的近10倍。預計到2020年,生物醫藥占全球藥品的比重將超過1/3,生物能源占世界能源消費的比重將達到5%左右,生物基材料將替代10%—20%的化學材料。二是生物產業成為世界各國競相搶占的戰略制高點。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都把生物產業作為優先發展的戰略產業,紛紛制定發展規劃,加大政策扶持與資金投入。三是發達國家和跨國公司仍將保持生物產業發展的強勢地位。目前,發達國家是全球生物產品的主要消費市場和研發投入的主體,這種格局短期內難以改變。北美、歐洲、日本的生物醫藥銷售額占全球市場的83%,研發投入占全球的90%以上。全球生物醫藥產業集中度日益提高,近10年前10大跨國公司市場份額已由20%提高到47%。四是全球生物醫藥產業轉移步伐加快。繼上世紀90年代第一次完成大宗原料藥向發展中國家轉移后,正在經歷第二次將新藥臨床前研究及臨床試驗等研發環節向低成本市場轉移。隨著世界非專利藥物市場的快速放大,特別是在2003—2006年世界專利藥專利到期高峰后,生物醫藥產業正在加速進入第三次產業轉移。
2.我國生物產業發展態勢。從國內情況看,國家將發展生物產業作為新世紀把握新科技革命戰略機遇、全面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重大舉措,推動產業進入加速發展期,生物產業已成為最有希望實現跨越發展的新興產業領域。主要呈現四大趨勢:一是生物產業將繼續保持高速增長態勢。2008年,我國生物產業產值達到1.1萬億元,同比增長25%。預計到2015年,全國生物產業產值將達到4萬億元,年均增速將保持在20%以上。二是生物醫藥將繼續成為產業發展的主導力量。以新型疫苗、診斷試劑、生物技術藥物、小分子藥物和現代中藥為重點發展領域,生物醫藥產業將持續快速增長。預計到2015年生物醫藥實現產值將達到3萬億元,占生物產業的比重達到3/4左右。三是新興生物技術產業化成為發展熱點。生物基高分子材料、生物基綠色化學品、糖工程產品等將成為生物化工領域的高成長行業;轉基因農作物新品種、新型畜禽疫苗、生物農藥等將成為生物農業的主攻方向;非糧作物為原料的燃料乙醇、木本油料植物為原料的生物柴油等將成為生物能源的重點發展領域。四是產業集聚化趨勢明顯。上海、北京等國家生物產業基地已初具規模,東北地區、中西部地區的產業基地正在加快建設,22個國家生物產業基地實現產值占全國的比重達66%。(三)我省生物產業發展的基本判斷我省是全國第一人口大省和農業大省,正處于加速推進工業化、城市化的進程中,面臨著資源、環境、人口健康、糧食安全等問題,迫切需要把握生物科技革命的戰略機遇,積極培育生物產業,促進產業結構升級和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我省發展生物產業具有一定的產業基礎,正處于由傳統生物產業為主導加快向現代生物產業升級轉型的關鍵時期。當前國內外生物產業發展處于成長期,也為我省發揮資源和市場優勢,加快生物產業發展,提供了有利時機。
從資源、技術、要素成本等方面分析,我省發展生物產業的優劣勢并存,總體上優勢大于劣勢。從資源稟賦看,一方面我省氣候適宜,生物物種較多,在產業發展的生物資源稟賦上有相當大的優勢。另一方面,生物資源主要依賴于土地資源,我省突出的問題是土地資源緊缺。所以,我省發展生物產業不能走美國、巴西等國家以土地資源為支撐的生物能源發展路子,應該充分利用農產品、農業生產副產品,特別是大量的秸稈資源和動物臟器資源,發展生物醫藥、生物化工、生物能源產品。從技術方面看,生物產業是技術資本密集型產業,產業發展的關鍵是技術支撐問題。我省整體技術研發能力、資金支撐能力不足,要選擇技術水平最接近的領域優先突破,實現跨越式發展。從企業主體看,盡管有一些技術領先或形成一定規模的企業,但總體上產業集中度不高,企業的規模不夠大,實力不夠強,不足以支撐整個產業發展。因此,既要加大龍頭企業培育力度,又要積極引進國內外優勢企業,增強產業發展帶動力。從要素成本看,我省勞動力資源豐富,能源保障條件好,可以利用勞動力優勢發展勞動密集型生物產品。
總體上看,生物技術對人類生產生活方式具有重大影響,是新技術革命最有可能突破的領域,產業發展前景好,正處于快速成長階段,我省要發揮現有產業基礎優勢,把生物產業作為戰略先導產業加以重點培育,著眼于產業競爭優勢,努力在一些領域實現跨越式發展,為今后10年發展成為戰略支撐產業奠定基礎。
二、基本思路和發展目標
(一)戰略定位
把生物產業作為我省高技術領域的支柱產業和構建現代產業體系的戰略先導產業,把河南建設成為國內一流、具有較強競爭力的生物產業大省。
(二)基本思路
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抓住國內外生物產業快速發展的機遇,充分發揮我省生物資源優勢,按照重點突破、創新引領、開放帶動、集聚發展的總體要求,以生物醫藥、生物農業、生物化工、生物能源為主攻方向,加快突破關鍵技術,強化產業發展優勢,搶占產業發展制高點;大力推進與國內外大型企業的戰略合作,彌補產業發展短板,培育帶動性強的骨干優勢企業,將我省建設成為規模優勢突出、主導產業鮮明、在全國具有重要位置的生物產業基地。
(三)基本原則
———堅持重點突破的原則。按照有所為、有所不為的要求,重點發展市場需求潛力大、資源優勢突出、產業基礎條件好的生物醫藥、生物農業,有選擇地發展近期產業化有望實現重大突破的生物化工、生物能源,促進產業規??焖僮龃?。
———堅持創新引領的原則。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相結合,突破關鍵技術,提升傳統優勢產業競爭力;跟蹤技術發展趨勢,把技術引進作為重點,加快消化吸收再創新,培育新的增長點。
———堅持開放帶動的原則。充分利用市場、資源優勢,把引進具有技術、資本實力的國內外優勢企業作為重點,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積極承接產業轉移,推動戰略合作,增強產業發展活力。
———堅持聚集發展的原則。圍繞建設生物產業基地,以產業集聚區為載體,按照布局集中、用地集約的要求,以骨干企業為依托,加強資源整合,推進產業集聚發展,形成產業集群優勢。
(四)發展目標
———產業規??焖賶汛?。全省生物產業年均增長率超過20%。到2012年,生物產業實現產值1200億元,其中生物醫藥產業800億元、生物化工產業220億元、生物農業產業80億元、生物能源產業100億元,建成具有全國競爭優勢的抗生素原料藥、血液制品、新型疫苗、有機酸和生物育種生產基地。到2015年,實現產值2000億元;到2020年,實現產值超過5000億元。
———自主創新能力顯著增強。重點在新型高效廣譜抗生素、新型疫苗、血漿綜合利用、新型制劑、高效清潔發酵、轉基因育種等領域突破關鍵技術,取得一批高水平的專利和成果,培育一批年銷售收入超過5億元的生物技術產品。提升企業研發能力,到2012年,新建60家省級以上企業研發機構,逐步完善以企業為主體的自主創新體系,為產業發展提供較強的技術支撐。
———重點企業和產業園區發展再上新臺階。到2012年,形成產值超過50億元的生物企業3—5家,超過10億元的15家,產值超100億元的園區1—2個。到2015年,形成產值過100億元的生物企業2—3家,產值超300億元的園區2—3個。到2020年,形成產值超500億元的園區3—5個。
三、產業發展定位及重點任務
(一)加快建設國內一流的新型醫藥產業基地
迅速做大做強,以疫苗、血液制品、發酵原料藥、現代中藥為重點的生物醫藥產品,積極培育診斷試劑、新型制劑等產品,密切關注創新藥物、基因工程藥物、生物醫學工程等前沿技術,尋機發展。擴大與國內外優勢企業的戰略合作,解決產業集中度低、技術支撐力弱、品牌影響力差等問題,逐步形成以優勢骨干企業為支撐、產業鏈條完善、特色優勢突出的新型醫藥產業發展格局。
1.生物技術藥物。把新型疫苗、血液制品作為重點,突破技術、人才、原料制約,上規模、上水平,形成產業競爭優勢;積極尋求與國內外優勢企業的合作,實施非專利藥擴張發展戰略,不失時機地拓寬現代生物技術藥物領域。
大力發展乙肝、流感、流腦、手足口病等新型疫苗,以及特異性免疫球蛋白、凝血因子等高附加值血液制品,積極開發惡性腫瘤、乙肝、艾滋病、禽流感等重大疾病的快速診斷試劑。提高病毒培養、裂解、滅活等疫苗制備關鍵技術水平;積極開發柱層析分離等血液制品制備關鍵技術;改進和完善化學發光免疫、熒光PCR等診斷試劑技術工藝。支持華蘭生物等骨干企業拓寬血漿來源,開展戰略合作,鞏固血液制品優勢地位,做大新型疫苗產業規模;重點推動安圖生物等企業提高診斷試劑技術水平。
2.發酵原料藥。大力提升發酵原料藥生產技術水平,形成低成本競爭優勢;以關鍵中間體為依托,帶動高端原料藥新品種發展。
大力推進原料藥向產業鏈下游及高端產品領域延伸,鞏固傳統原料藥優勢地位,加快發展頭孢菌素類、碳青霉烯類等高端原料藥,積極發展治療重大疾病的創新藥物。采用基因重組、誘發突變等技術選育新型高產菌株,開發酶法催化新工藝,提升膜分離、萃取技術水平,推廣高效分離、自動控制和清潔生產技術;積極研發藥物手性、結晶等新技術。重點支持華星、天方、普康藥業等加快技術改造步伐,提高發酵單位和產品收率,鞏固青霉素、乙酰螺旋霉素、潔霉素等主導品種的優勢;支持綠園藥業、健康元等加快開發高端抗生素原料藥新品種,實現劑型多樣化;支持輔仁、拓新等企業加大新品種研發力度,重點發展阿奇霉素、辛伐他汀、核苷等,實現產品系列化。
3.現代中藥。推進種植規范化、加工現代化、產品品牌化,積極開發中藥新品種,提升中藥產業競爭力。
充分發揮現有資源和產品優勢,重點發展區域特色道地藥材、品牌中藥二次開發及古方驗方中成藥等。開發中藥有效成分及有效部位的提取、分離、純化技術,推進超臨界二氧化碳提取、大孔樹脂吸附、膜技術、噴霧干燥、超微粉碎等技術在傳統中藥生產流程中的應用,提升中藥現代化水平。重點擴大焦作四大懷藥、南陽山茱萸、新鄉金銀花、濟源冬凌草等道地中藥材規范化種植規模;支持羚銳、宛西、輔仁、四方等企業,積極發展治療常見病、疑難雜癥和重大疾病的中藥新藥,培育優勢新品種;對“骨質增生一貼靈”、“六味地黃丸”、“消渴通脈口服液”、“小兒清熱寧”等品牌中藥進行二次開發,鞏固提升市場競爭優勢。
4.新型制劑。發揮市場優勢,積極引進國內外優勢品牌整合我省企業,擴大制劑加工規模和水平,形成新的產業增長點。
加快制劑產品結構調整,在做強傳統劑型的同時,積極發展新型制劑,重點發展緩釋制劑、控釋制劑、透皮貼劑、滴丸、軟膠囊、氣霧劑、復方制劑、靶向制劑等新型制劑產品,積極發展新型粘合劑、包衣材料、助溶劑、表面活性劑等優質制劑輔料,實現單一原料的多劑型化。開發推廣微囊、緩控釋、包合物、經皮給藥、脂質體等先進制劑技術,重點支持福森、羚銳、平光、康鑫等企業,提升制劑水平,擴大鹽酸二甲雙胍緩釋片、甘氨酸茶堿鈉緩釋片、芬太尼透皮貼劑、冬凌草滴丸等新型制劑的生產能力。
同時,要適應健康產業發展的新趨勢,不失時機地發展以醫療器械產品為主的生物醫學工程產業。
(二)努力打造生物農業第一大省
緊緊圍繞糧食安全核心主產區建設和促進農產品結構調整,綜合應用基因工程、細胞工程、分子育種等技術手段,加快發展壯大農業良種產業,推動綠色農用生物制品的研發與產業化,全面提升我省生物農業的競爭力。
———做大做強生物種業。一是發揮優勢,推動大宗農作物種業發展壯大,重點發展高產優質小麥、玉米、棉花、花生、大豆等大宗農作物良種,加快小麥生化標記和分子標記、玉米抗蟲轉基因、棉花抗除草劑抗蟲雙抗轉基因、花生遠緣雜交的研究開發,推廣農作物良種快速繁育技術。二是大力發展苗木花卉業,重點培育發展市場需求量大、出口前景好的新品種,推動農業種植結構調整優化和農民增收。三是積極發展畜牧新品種,加快夏南牛、淮南黑豬等優良品種繁育推廣,加強基因圖譜、分子遺傳標記、克隆、性別控制、胚胎分割等畜禽新品種選育技術的研究開發,推廣人工授精、胚胎移植等畜禽良種繁育技術,加快畜禽良種的產業化步伐。四是推動發展高端食用菌、瓜果蔬菜等高效經濟作物新品種,積極拓寬現代農業領域,形成新的增長點。
———積極培育綠色農用制品。以防治重大畜禽疫病和農作物病蟲害、減少環境危害為目標,重點發展新型獸藥與疫苗、新型飼用抗生素替代品、生物農藥、生物肥料等綠色農用制品。加快開發高效低毒獸用抗生素、多聯多價新型動物疫苗制備技術;利用基因工程技術構建固氮、溶磷、解鉀、降解農殘的工程菌株,發展多功能生物肥料;積極采用基因克隆、高通量篩選、生物毒素偶合等技術開發新型生物農藥。重點支持洛陽惠中、普萊克等發展高效、低毒的頭孢噻呋、妥拉霉素等新型獸藥,豬藍耳病、禽流感等多聯多價疫苗;推動中農穎泰、寶樹科技等加快益生菌、抗菌肽等新型飼用抗生素替代產品規?;a;支持龍飛生物固氮溶磷生物肥、遠東生物高效降解農藥殘留生物肥、白云實業棉鈴蟲核型多角體病毒原藥等重大項目建設。
(三)大力發展生物化工產業
依托大宗農產品資源,加快技術創新,規?;l展生物多元醇、生物功能材料、有機酸和氨基酸;進一步研發新型酶制劑關鍵技術,拓寬應用范圍;加快運用微生物制造和酶工程技術改造傳統化學工藝過程,減少工業生產能耗與污染排放,培育壯大產業規模,建設國內領先的生物化工基地。
———生物多元醇和生物功能材料。重點發展生物基乙烯、丙二醇、乙二醇等平臺化合物,延伸產業鏈條,形成生物基不飽和聚酯、差別化聚酯、二氧化碳共聚物等材料規模優勢。依托骨干企業和科研單位,建設生物多元醇、生物功能材料關鍵技術研發平臺,重點開發微氧發酵、兩步發酵新工藝;著力解決二氧化碳全降解塑料催化合成效率低、軟化溫度低等技術瓶頸問題;采用新型生物催化與轉化技術、真空減壓分離技術,提高發酵濃度、轉化效率和提取收率,降低生產成本,實現生物多元醇和生物功能材料的規?;a。支持中大生物建設生物化工醇和差別化聚酯生產基地,擴大財鑫集團生物化工醇生產規模,推進天冠集團形成萬噸級1,3—丙二醇和二氧化碳全降解塑料生產能力。
———生物有機酸和氨基酸。依托資源和技術優勢,重點發展乳酸及其衍生品,谷氨酸、L—色氨酸、L—半光氨酸等高附加值氨基酸。密切跟蹤有機酸和氨基酸發酵新技術,采用基因重組技術選育高產酸率新型菌種;加快開發膜耦聯分離等高效分離純化新技術;積極開發非糧原料生產有機酸和氨基酸技術;采用生物酶法催化合成新工藝,進一步完善固定化生物催化劑技術,縮短發酵周期,提高發酵穩定性和收率。重點推動金丹乳酸、飄安集團形成萬噸級聚乳酸生產能力,積極發展醫用塑料等下游產品;支持蓮花集團不斷提高谷氨酸生產技術水平,發展聚谷氨酸等衍生產品;鼓勵巨龍實業、科高集團等建設L—色氨酸、L—半光氨酸生產線。
———新型酶制劑。以擴大酶制劑在傳統行業的應用,減少污染物排放,降低能耗為目的,積極調整酶制劑產品結構,重點發展新型纖維素酶、半纖維素酶、堿性果膠酶、脂肪酶、蛋白酶等酶制劑。以酶工程和基因工程技術為基礎,著力開發和引進性能穩定、發酵活力高的新型菌種,強化酶制劑的特異性和安全性,積極開發離子交換吸附等固定化酶新技術,進一步完善回收與提純工藝,提高技術和裝備水平。重點支持天冠集團、仰韶生化、明陽實業等企業加強與高校和科研機構的合作,采用新型菌種和先進技術,加快形成千噸級纖維素酶、堿性果膠酶、脂肪酶生產能力。
(四)積極發展生物能源產業
以增加能源供應、改善能源結構、保護生態環境、實現循環利用為重點,積極發展能源林基地,加快推進原料非糧替代,著力實現產品多梯次開發和資源的最大化利用,穩步推進生物能源產業發展,建設全國重要的生物能源基地。
———燃料乙醇。突出我省區域特色和優勢,推動秸稈轉化,加快發展纖維乙醇等非糧原料燃料乙醇。選育耐高溫、高乙醇濃度的酵母菌株,加快完善同步糖發酵工藝和醇水膜分離技術。以實現燃料乙醇原料供應的多元化和降低生產成本為目標,加快以農作物秸稈和木質素為原料生產乙醇技術研發,降低原料預處理成本和纖維素酶生產成本,建設天冠集團萬噸級纖維乙醇示范工程。
———生物柴油。依托太行山、伏牛山、大別山等區域,充分利用我省鹽堿地、沙荒地、貧瘠荒山等邊際土地,積極建設能源林基地,重點發展黃連木連片種植,加快形成規模效應。鼓勵天冠、星火、藍天等企業加強產學研結合,逐步推進以能源植物為原料的生物柴油規?;a。開展生物柴油推廣使用試點工作,建立健全生物柴油推廣使用法規體系,引導、拓展和規范生物柴油市場。
(五)積極培育發展生物環保產業
以推進生物技術在水污染治理、有機垃圾治理、醫藥廢水處理、廢氣凈化處理、畜禽養殖業糞便處理等領域的應用為重點,大力開發環保生物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加快產業化步伐。依托高校和科研院所建設生物治污技術和生物環保制劑研發基地,大力推進生物技術在環保領域的應用。
(六)優化產業布局
按照統籌規劃、整合資源、突出特色、集聚發展的原則,綜合運用政策手段,合理配置要素資源,強化鄭州國家生物產業基地的中心地位,加快南陽、新鄉、周口、焦作、駐馬店5個省級產業基地建設,鼓勵其它地區在產業聚集區內建設生物特色產業園,加快形成中心帶動、各具特色、銜接配套、良性互動的全省生物產業發展的新格局。1.鄭州國家生物產業基地。充分發揮人才、技術、資金、信息較為集中的優勢,強化鄭州國家生物產業基地創新能力、持續發展能力和輻射帶動能力。一是在鄭州高新區建設生物醫藥研發聚集區,推動研發機構集聚,建設公共研發平臺,大力提升新醫藥創新能力。二是規劃建設生物醫藥及生物化工產業聚集區,重點發展診斷試劑、現代中藥和生物多元醇、差別化聚酯等生物化工材料。三是依托省農科院、科學院等院所,大力發展生物育種和綠色農用制品。把鄭州建設成為產業特色鮮明、集聚程度高、輻射能力強的國家級生物產業基地。到2012年,力爭實現產值300億元。2.省級生物產業基地。南陽生物產業基地,以西峽、淅川產業聚集區為重點,大力發展現代中藥。以白河南工業區、鎮平產業聚集區為載體,推進秸稈等非糧原料替代技術研發及產業化,穩步推進燃料乙醇發展,積極發展木本油料生物柴油。加快規劃建設南陽中藥材、能源林基地。把南陽打造成為重要的現代中藥和生物能源基地。到2012年,力爭實現產值200億元。
新鄉生物產業基地,以新鄉高新區、新鄉縣產業集聚區為重點,進一步強化血液制品優勢地位,快速做大疫苗產業規模,大力發展高端抗生素藥物,把新鄉建設成為重要的血液制品、疫苗和高端抗生素藥物生產基地。到2012年,力爭實現產值200億元。
周口生物產業基地,以經濟開發區、鹿邑、鄲城等產業聚集區為載體,加快創新藥物和新型制劑的研發及產業化,大力發展有機酸、生物多元醇等生物化工產品,把周口建設成為重要的中藥制劑和生物基材料產業基地。到2012年,力爭實現產值100億元。
焦作生物產業基地,以萬方、孟州等產業集聚區為重點,大力發展頭孢類抗生素和核黃素。使焦作成為重要的抗生素和維生素生產基地。到2012年,力爭實現產值100億元。
駐馬店生物產業基地,依托東工業園區,實施品牌和創新戰略,著力擴大名牌制劑產品規模,發展大品種創新藥物,鞏固提高原料藥優勢,把駐馬店建設成為重要的化學原料藥和新型制劑生產基地。到2012年,力爭實現產值100億元。3.特色產業園區。按照產業集聚、規模發展的要求,結合區域資源優勢和產業基礎,依托產業聚集區,加強分類指導,通過實施產品差異化發展戰略,積極承接產業轉移,逐步建成一批產業各具特色、規模效益顯著、具有區域競爭優勢的特色產業園區。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營造產業發展的政策環境
建立全省生物產業發展重大問題的協調機制,加強部門配合,形成推動生物產業發展的合力。用足用好各項財稅優惠政策,落實國家對燃料乙醇、完全可降解生物材料、生物柴油、生物質發電等重要生物產品的補貼政策。研究制定政府優先采購本省疫苗等產品的具體辦法,對我省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創新藥物實行單獨定價、優質優價,優先納入省醫保目錄。優先將我省自主選育的農業良種納入財政良種補貼項目推介品種目錄。
(二)加大支持力度,突破產業發展的關鍵技術結合規劃實施,研究制定《河南省生物產業鼓勵發展技術和產品目錄》,實施河南生物關鍵技術產業化項目計劃。圍繞生物產業重點發展領域,著眼于搶占產業發展制高點,加大科技投入對生物產業的支持力度,組織實施高濃度發酵制備生物多元醇、纖維素制乙醇等一批重大科技專項,建設創新藥物、傳染性疾病疫苗、轉基因育種、工程酶等一批重大公共技術研發平臺和產品監測、醫藥安全等公共服務體系,著力攻克產業發展關鍵技術,為產業快速發展和結構升級提供技術支撐。
(三)培育市場主體,壯大產業發展的支撐力量
支持重點企業加快發展步伐,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積極承接產業轉移。重點企業的重大建設項目優先納入省市重點項目計劃,在環境容量、土地資源配置等方面給予傾斜支持。支持重點企業兼并重組,推進行業整合,推動研發、生產和流通各環節企業之間的合作;支持重點企業與高校、科研單位聯建高水平研發機構。依托重點企業和產業聚集區,以完善產業鏈條、提升技術水平、增強核心競爭力為目標,創新招商模式,加強與國內外大型企業的戰略合作。鼓勵企業走出去,積極開拓國際市場。
(四)拓寬資金渠道,加大產業發展的投資力度
省工業結構調整、自主創新、高新技術產業化等財政專項資金,要加強統籌和協調,加大對重要生物技術產品研發、產業化示范項目的支持力度,對列入國家科技和產業發展計劃的重點項目給予補助。吸引省外和境外創業投資機構來豫發展,不斷壯大我省創業投資規模。鼓勵建設區域產權、技術交易市場,推進未上市企業的股權流通。優先支持生物重點企業上市或發行企業債券。支持融資擔保機構發展,鼓勵金融機構創新信貸品種,改進金融服務,擴大生物產業貸款規模。
(五)加強園區建設,提升產業發展的聚集水平
結合全省產業集聚區規劃布局,指導各地根據自身產業發展特點,加強生物產業園區的規劃和建設。優先配置要素資源,積極吸引企業、項目、人才、技術、資金等要素向產業園區集中;支持產業園區整合資源,建設標準化廠房和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和配套產業發展;支持重點企業、中介機構在專業園區進行連片綜合開發,實現產業聚集發展。加大科技投入,集中治污,減少污染物排放,加強環境保護。
(六)完善激勵機制,培養產業發展的人才隊伍
完善人才培養機制,營造人盡其才的良好環境。推動重點企業制定人才培養戰略,鼓勵企業、科研機構、高校聯合建立人才培養基地和博士后工作站。鼓勵有條件的地區和企業設立專項資金,吸引國內外優秀人才來豫創辦企業。完善技術參股、入股等產權激勵機制,加大向關鍵崗位和優秀人才的收入分配傾斜力度,對具有突出貢獻的高技術人才給予特殊的獎勵政策。
(七)加強安全保障,推動生物產業健康發展
以保護生物多樣性和人體健康,促進生物技術健康發展為目的,加強生物安全保障。開展生物資源調查和評價工作,收集、保護瀕危稀缺的重要生物資源。加強物種種質資源庫、試驗基地和信息與管理體系建設,加強生物物種資源保護宣傳。開展轉基因生物的調查、環境監測和監督管理,完善引進轉基因動植物、生物產品的準入制度,加強轉基因生物檢疫檢測,提高轉基因生物監管能力。建立生物安全風險預警和應急反應機制。
附件:1.有關工作部門分工安排
2.河南省生物產業鼓勵發展技術產品目錄